• 陶卫网
所在位置:首页 > 陶企 > 广东一陶企倒闭,业内人士:这只是个开端
广东一陶企倒闭,业内人士:这只是个开端
来源 : 陶卫网     阅读 : 10268    作者 : 佚名    2017-02-28

陶卫网讯  这两天,一条消息在陶瓷圈被刷屏。2月25日,河源市贝嘉利陶瓷有限公司发布通知,公司被迫停产倒闭,按照劳动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将于2月28日起终止与全体员工的劳动关系。据了解,成立于2002年的贝嘉利陶瓷工厂位于河源的高塘陶瓷工业园内,旗下有品立、贝嘉利、金贝等品牌。有知情人士分析,近年来该陶企经济效益下滑严重,融资成本激增,导致不堪重负亏损加大,销量萎缩库存扩大,资金链断裂,在众多不利因素的困扰下,被迫停业。

此前,2016年底就有业内人士预测:2017年陶瓷行业将更加困难,而这只是个开端。

成本上涨销售疲软  引发陶企危机四伏

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与销售持续疲软的双重压力早已让许多陶企不堪重负。

据了解,去年至今,氧化锌、钛白粉、硅酸锆等各种陶瓷原料大幅涨价。具体来说,在氧化锌方面,由于全球锌矿资源紧缺,预计后期随着需求回升,其价格仍有大幅上涨趋势。而关于钛白粉,受环保影响,上游钛精矿整体开工率偏低,现货供应紧张,再加上自科慕、亨斯迈、科斯特三家钛白粉巨头宣布将于3月1日对钛白粉产品进行提价后,2月20日至21日,包括佰利联、金浦钛业、武汉方圆钛白、惠云钛业等在内的约15家主营钛白粉的国内化工企业相继宣布涨价。

除此之外,煤和纸箱的价格上涨也加剧陶企的成本压力。关于煤价,二月中旬北方港口市场煤交易价出现逆市小幅上涨。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价格涨至605元/吨,较春节期间上涨了15元/吨。即将进入三月份,伴随着两会期间加大安全整顿,煤企开工率不高,煤炭资源继续紧张。预计煤价仍存在上涨空间,环渤海港口市场动力煤价格还会继续小幅上涨到三月份。另外,在纸箱价格方面,半月内掀三波涨价潮,也加大了陶瓷厂的生产成本。据了解,2017年1至2月上旬我国原纸涨幅已达50%,其价格整体仍处于上行态势。

在一些陶瓷原料和其他成本大幅涨价的情况下,各产区陶企陆续发布涨价通知,甚至抱团涨价,但由于低价竞争和终端市场疲软,为了避免库存积压,始终不敢贸然提价。在这种两难的局面下,许多曾经依靠薄利多销的陶企面临多方经营压力,负重前行。

竞争加剧环保重压  陶企生存愈加艰难

知情人士透露,环保问题频出被列入“黑名单”或是贝嘉利陶瓷近期倒闭的重要因素之一。早在 2015年5月至9月,该陶企就因“脱硫除尘塔处理设施出口烟尘折算浓度超标”被河源市环保局开出30000元的罚单,后又被列入“淘汰10家企业燃煤锅炉”的名单中。环保是陶瓷行业架在头上的一把利剑。2016年的环保风暴让全国各大陶瓷产区心有余悸,因环保问题关停、责令改正、罚款的陶企难以统计。而山东淄博的精准转调更是直接将7亿建陶产能减为2亿。无疑在政策、市场等多重因素之下,行业在更快洗牌。

2017年建陶行业因为环保问题面临的发展环境将更加困难。2月15日起,环保部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有关省(市)开展2017年度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进驻时间长达一个月,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陶企或将被强制关停。2月9日,2017年佛山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市长朱伟代表市委、市政府与五区签订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书。据悉,春节过后,因为环保问题,广东地区不少窑炉没能正常投入生产。而福建要求,9月底前南安所有陶企干燥塔逾期未达标者将停产。在四川夹江,根据夹江政府“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夹江陶瓷厂数量将缩减至50家。首要被淘汰的产能就是生产线老旧、环保不达标的生产线。山东淄博则要求所有就地提升改造建陶企业必须要通过环保验收检查才能复产。

全国各陶瓷产区在环保重压的严峻形势下举步维艰,陶企的经营风险明显增加,生存变得更加艰难。有业内人士分析,贝嘉利陶瓷的倒闭只是一个开始。

(责任编辑/唐永谊)

阅读全部